局部地区商业地产泡沫化明显
近日,苏州出台调控政策加强对商业地产的管理,至此,多年来一直脱离调控中心的商业地产首次被地方政府纳入调控范畴。无独有偶,加上随后的SOHO中国抛售上海物业行为,再次将公众的视野聚焦在商业地产市场。
中新网房产频道梳理发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限价”到“限购”,相关政策无不紧盯住宅市场,商业地产由此成为开发商和个人投资者双向规避调控政策的投资洼地,加上各地新区建设热潮的推动,商业地产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在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商业地产这些年增长速度之快,是住宅所不能比的。“10多年前商业地产的概念什么都没有,5年前人们问谁在做商业地产,而10年后的今天,人们问的是谁没有做商业地产。”
然而,商业地产迅猛发展的背后,局部地区供大于求的情况已经非常突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就坦言,当前商业地产在局部地区的确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昨天,北京盈石副总裁周睿在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强调,现在大量的商业项目进入商业地产市场后,已经加剧了市场的泡沫化。其中,成都、沈阳、武汉等城市购物中心的供应量已经非常大。
“购物中心互相之间的差异非常少,如果一个市场高度地做细分,大家各自找到各自差异化的路径,我们认为这个泡沫还是小的,但是如果大家在市场品牌不够、消费者不够的情况下,都在整一块蛋糕,这个泡沫肯定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周睿说。
房企扎堆涉足商业地产 暗存运营风险
正如以上王永平提到,在商业地产广为人知的今天,人们想要知道的反而是谁还没有做商业地产,反映出商业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众多房企争相抢食的“蛋糕”。
近年来商业地产受到开发商追捧,以万科为代表,保利、绿地、远洋等品牌房企纷纷加大商业地产的开发力度。不仅如此,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如娃哈哈、金威啤酒等外行企业也想在商业地产市场分一杯羹,纷纷涉足商业地产。
据了解,一向只开发住宅的万科,近几年不断加大商业地产的投资、建设力度,从大范围拿地到写字楼、商业广场的建设,可谓动作频频。对此,周睿表示:“对于万科来说,它是中国房地产界的一艘大航母,对于大航母掉头难是它比较突出的问题。”所以,“不是管是万科也好,保利、绿地也好,这些大型航母公司,调头过程需要自己更加清醒看待这个过程中的一些风险。”
另据世邦魏理仕提供给本网的资料显示,以目前二三线市场的居住人口结构和消费能力,城市综合体过多、过密地扎堆,直接导致了商业地产同质化竞争激烈,新项目的招商困难,经营管理诟病。不少开发商不得不将商业综合体中的商铺分割成小块出售,有利于加快企业现金回流,势必会对后期运营带来困难。
以近日SOHO中国抛售上海物业为例,王永平分析认为,抛售物业是潘石屹的一贯风格,对SOHO中国来讲,他没有运营管理的团队和相关的经验,“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一种做法,作为公司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城市来讲,我觉得如果这样的好的地段,用这样的一些产品,对城市的区域价值来讲是破坏。”
专家称商业地产规划要与城市人口、经济增长相协调
目前,商业地产市场的诸多问题已经开始逐渐显现,苏州率先出台商业地产调控政策或许不是单个现象。为此,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中国区主管、执行董事陈仲伟对中新网房产频道表示,此次苏州率先出台新政进一步规范商业地产,将对国内其他面临同样风险的城市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未来,商业地产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格局、政策层面应该如何引导?
王永平建议,商业地产的规划过程当中,要考虑几个协调发展,一个要跟城市的人口协调发展,第二个,要跟城市的经济增长相协调,第三个,要跟城市的一些规划、资源相协调。
“还有就是商业规划当中要遵循商业的发展规律,比如对大型商业项目来讲,要么是高度集中,形成一个商圈,围在十字路口,上面有天桥相连,地下有过道挖通;要么相对来讲高度要有一定的分散,每个项目各有各自己的商圈,各有各的辐射人群。”王永平说。
陈仲伟认为,地方政府要重新审视过去几年商业地产发展政策,全面评估地方商业地产风险,以更加务实的态度预测未来需求及部署土地供应,通过完善规划选址、业态布局等,优化商业业态结构及用地布局。
对于未来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王健林则认为,可以以各省和市为单位出台“商业布局规划”,避免恶性竞争,这些比出台调控政策更具可行性。 (中新网房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