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网站: 宜居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关注 >

央地绿色发展路线图明确 新投资热潮开启

2月2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部分高新区实现碳达峰。培育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和一批绿色技术领先企业。 这是今年中央到地方密集...

2月2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部分高新区实现碳达峰。培育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和一批绿色技术领先企业。

这是今年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敲定绿色发展路线图的一个缩影。《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碳达峰”成为高频词,多地明确时间表、任务书,打造清洁能源等产业集群,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在数十万亿市场前景下,新一轮投资热潮开启,企业加码布局。

央地碳达峰路线图浮现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此之下,各部门加紧谋划相关路线图。

2月1日披露的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下称“会议”)信息显示,今年生态环境部将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立国家自主贡献项目库,支持国家自主贡献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低碳省市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和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启动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研究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信部将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并制定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科技部方案明确,到2025年,国家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0.4吨标准煤/万元以下,其中50%的国家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低于0.3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减率4%以上。

金融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央行工作会明确提出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银保监会也表示,将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

据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介绍,目前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等多个省(区、市)也都提出了明确的碳排放达峰目标。国家已开展了三批共计87个低碳省市试点,共有82个试点省市研究提出达峰目标,其中提出在2020年和2025年前达峰的各有18个和42个。

部分省市还明确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上海表示,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这意味着要比全国时间表提前五年。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在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会上透露,从区域来看,成都、广元等已经作出承诺的地区要锚定目标推进达峰,攀枝花、眉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快达峰,四川省内多数城市应于2029年及之前达峰。

打造产业集群培育绿色增长点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重要路径之一是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着力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要大力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不断壮大生态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生态环境部在会议上介绍“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时提到。

2月1日国家能源局在网站上公布的《2021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提出,将积极做好“十四五”能源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的制定工作,推动能源规划的有效实施和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此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有大幅增长。

国资委提出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共商共建共享网络型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工信部明确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

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也被多省份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江苏省提出持续推进石化、钢铁、建材、印染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着力发展化工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绿色技术、绿色金融。上海市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汽车行业比重达到35%以上。广东省表示,要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天津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快推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甘肃酒泉计划建成千亿级规模清洁能源产业链,陕西省着力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各地做好碳达峰工作关键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包括调整能源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和使用效率,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同时还要倡导低碳消费和生活,保护好生态环境,切实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新一轮投资热潮开启

生态环境部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国低碳产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3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6%。

根据中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而业内预测的目标在17亿千瓦以上。

“平均算一下,1千瓦大约是1万元投资,12亿千瓦装机就将带来12万亿元的巨大市场。”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日前表示。

这一前景驱动众多企业加码投资新能源产业。例如,国家能源集团“十四五”时期将实现清洁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新增装机7000万-8000万千瓦。中国华能集团规划,到2025年,发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左右,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确保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以上,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下降20%。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传统石油公司也加大力度跨界布局新能源业务。

而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受此影响,近日A股市场相关板块表现活跃,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可降解塑料等成为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的优质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降成本、供应保障、消纳等诸多难题仍待破解。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此前表示,随着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光伏的消纳将变得越来越困难,需要电网和光伏行业共同商讨解决。同时,目前光伏发电刚刚实现表观平价上网,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和煤电等传统能源竞争还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但随着市场不断深入,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必须逐步参与电力市场,这是大势所趋。

国资委也强调,对产业投资强度大、风险大的项目要做好科学论证、统筹布局,防止一哄而上形成“烂尾工程”。 

图片新闻
相关文章

合作媒体